財政司長將於月底發表新一屆政府首份財政預算,工黨呼籲政府額外增加200億元經常開支,讓政策部門可作長遠規劃,解決積存已久的深層次社會問題,同時令公共財政管理重回正軌,避免將公帑浪費在沒有長期效益的「一次過派糖措施」上。
截至去年底,庫房已錄得400億元盈餘,預期2012/13財政年度將再次有超過500億元巨額盈餘。庫房水浸,多個政黨和團體紛紛要求政府「派糖」;工黨認為,將部分盈餘用於一次過紓困措施藉以改善基層家庭生活,實屬政府應有之義,但更重要的是,政府應盡快檢討開支政策,以善用公帑投資未來。
工黨指出,自2003年經濟全面復甦後,政府已連續八年錄得盈餘,累積盈餘接近4,000億元,相當於同期本地生產總值的3.1%。工黨形容香港已陷入「結構性盈餘」困局,而導致政府「有錢不能用」這怪現象的根源,是制定開支預算的金科玉律,即經常開支增幅不得超逾經濟趨勢增長的規定。
工黨解釋,唐英年出任財政司長期間,連續三個財政年度壓縮經常開支,令經常開支由2003/04年度的接近1,980億元,下降至2006/07年度的不足1,900億元。政府當年重手壓縮經常開支,乃因急於削減財政赤字,事後看來無疑是用力過猛,可惜曾俊華繼任後只管蕭規曹隨,沒有審時度勢重新規劃經常開支規模,導致經常開支連年遠低於經營收入(圖1),令政府未能將經濟成果和稅收,用於解決深層次社會問題等長遠政策。